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师右手持的法器介绍及其意义

    身兼国王与法王,莲师法冠上的帽羚(帽顶之羽毛)在世间上乃表国王独具的威权,教化臣民,一归仁王统治。在出世上则表“一真法界中的法性一味”、“一佛乘”、“一即一切”、“与密宗本初原始佛-普贤王如来无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244707.html
  • 佛陀留下来的遗产

     此遗产有两种,即:物质及。  物质遗产包括了比丘的四资具,即:食物、袈裟、住所与药物。遗产则是戒定慧三学、七清净与三十七菩提分。  遗产有两种,即:世间与出世间世间遗产包括了世间层次的三学、六个世间清净,以及与这些世间清净有关的三十七菩提分。出世间遗产包括了出世间层次的三学、属于出世间的第七个清净,以及出世间的三十七菩提分。  世间遗产可分为:  一、 轮转 依止;  二、 不轮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745085.html
  • 何谓五戒和十善

    不记别人的仇恨,不求报复。)10.不痴。(凡事相信因果,不怨不尤。) 戒,好比世间的法律,是个人生活的规约,是修、齐、治、平的轨范,其力能补国法之不足,济政令于无形,果能人人守之,必能本固邦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645678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十五)

    句都是有违常理的诡辞。由第三句的正常,巧妙地反映了其他三句的反常。  “把锄头”便不能是“空手”,二者互相矛盾。手中有锄头,是有:手中没有锄头,是空。这点出世间中“空”与“有”的矛盾。然而唯有空手,...中二者只能择一而行。“步行”与“骑水牛”,方法虽不同,但就人过桥来说,其目的或作用是一样的。诸法的差异,不碍其统一,则世间的同异,并无绝对性。就般若空观来看世间,正是法法平等,不应有所高下,妄加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547139.html
  • 释尊如何报答亲恩

    ,此中包括了精微广大的道理。因此之故,世间和出世间,莫不以孝亲为至德要道。但是从表面上看,似乎有些差异:实因儒家所谓孝道,有迹象可寻;而释氏所谓孝道,专致力于根本,在迹象上则简略。有迹象可寻者...〈祭义〉上说:‘孝悌之道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。’论孝至此,在世间上,可谓既至且尽,无以复加了。然而儒家所谓孝道,皆显于耳目之间,人人所易见,若以佛法衡之,未免‘美哉犹有憾’。佛教唯我出家的四众,以...

    律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147311.html
  • 蔚为大观的行善修法动机

   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,无论所修的有多么高深,也只能成为世间。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这一生健康,长寿,发财,避免魔障、痛苦等等之外,没有其它的善报。  例如,如果人们是为了消除这一世的病痛、魔障而修习大圆满,则大圆满也是世间。大圆满为何成了世间呢?大圆满本身不是世间,但是,因为我们的动机,是为了达到世间的目的,这就使它成为世间了。这样的动机称为不善动机。  有人不禁会生起疑惑:这些人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449866.html
  • 世尊如何报答亲恩?

    「非孝」之说。殊不知孝道为人类独具之理性,亦是人类特有之需要,此中包括了精微广大的道理。因此之故,世间和出世间,莫不以孝亲为至德要道。   但是从表面上看,似乎有些差异:实因儒家所谓孝道,有迹象...无勇,非孝也;事君不忠,非孝也。」举凡五常百行,无非孝道的发挥。所以《礼记》〈祭义〉上说:「孝悌之道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。」论孝至此,在世间上,可谓既至且尽,无以复加了。然而儒家所谓孝道,皆显于耳目...

    律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551996.html
  • 佛制还是僧制

    有必要,但如长期持续,戒律就难免停滞,与世间不能相应,违反布萨强调地方性、时代性的立法原则。  布萨的真正目的,是透过依“”摄僧,使僧伽和乐清净。如偏重教条形式,忽略立法精神,即可能舍本逐末,变成重...恶有恶报,世间是相对,涅槃是绝对。佛教的戒律是依据“向涅乐”,相对地参考世间而来。  所谓世间,包括“我增上”与“世间增上”。“我增上”指的是将心比心的“自通之”,我希望人家怎样待我,我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4153129.html
  • 朝山拜佛真正意义

    “大智”,是指他的智慧极高,悟透了“空有”、“因果”、“世间”和“出世间”等所有佛法,洞悉一切“般若”(佛法的最高智慧)。   普贤菩萨之“大行”,是指他在实践佛法宏旨(普度众生)方面极为尽心尽力...文殊菩萨那样具有高度的智慧——努力领悟空有观、因果观、世间、出世间等所有佛法真谛(其中所蕴涵的哲理);四要像普贤菩萨那样付诸行动——持之以恒、永不懈怠地将佛法真谛用于实践,兢兢业业地弘扬佛法、普度...

    东方妙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3654389.html
  • 欧阳竟无“唯识体用”观疏解

    事物。“有为”是世间,“无为”是出世间。欧阳竟无以“体用”来诠释“有为”和“无为...ldquo;有为”互为“体用”关系,世出世间是“体用一如”的,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作为中国佛教之主题的“世出世间不二&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855215.html